“農殘茶”真的有那么糟糕嗎?

“農殘茶”真的有那么糟糕嗎?

7閱讀 2019-01-23 03:26 觀點



農殘茶是指茶中有農藥殘留的茶,而“農藥殘留”和“農藥超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國家強制性的衛(wèi)生標準《茶葉衛(wèi)生標準》GB9678-1988中,茶葉衛(wèi)生理化指標為:鉛≤2mg/kg(緊壓茶為3),銅≤60mg/kg(緊壓茶為0.4),滴滴涕≤2mg/kg。

?

凡是在這個標準以內的茶都是符合國標檢測的茶。超出標準的,即為“農藥超標”的茶。

?


農殘及農殘茶的來歷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我們人口數(shù)量的急劇增長,導致糧食嚴重短缺。為了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加快植物的增長速度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成為了重中之重,于是有了化肥和殺死植物害蟲的農藥產生和使用。

?

農藥使用后,農作物的產量得以提升,植物雜交優(yōu)良品種的出現(xiàn)進一步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糧食開始有了剩余。日漸富裕起來的人們,將關注重心轉移到健康問題。

?

建國之后,為了方便管理,有了密集型種植,人為矮化的臺地茶園。臺地茶種植密度大,扎根較淺,抗病蟲能力弱。為了提高茶業(yè)的產量,就需要進行人工干預——施肥及噴灑農。這便是“農殘茶”的由來。


?


被夸大的“農殘茶”害處

從《茶葉衛(wèi)生標準》的規(guī)定中可以看出,一公斤茶葉中,農藥的殘留是微乎其微的。茶葉生長過程中使用的農藥大多是屬于脂溶性的,水浸泡過程中,浸出率非常低。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的課題組曾對不同農藥在浸泡過程中的浸出率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水溶度低的農藥浸入茶湯的比例僅占1%。按照我們每個人每天10g干茶的飲茶量,水浸出物部分中,含有農殘的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沒有被水溶解的農殘部分則殘留在葉底中,而葉底通常是被倒掉的。

?


對于大多數(shù)人喝茶的人而言,每天喝茶的量遠遠低于10g。因此農殘茶對身體的影響可以劃歸為無稽之談。

?

據(jù)統(tǒng)計,每人每天的蔬菜瓜果攝入量至少在0.5kg,而農藥主要殘留在蔬菜葉當中。相較于我們每天攝入的蔬菜瓜果中的農殘含量,茶葉中的農殘對人體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茶葉的農殘如果真的要達到對人體有危害的地步,需要每天吃掉幾公斤茶葉,這顯然是一個非常荒謬的論題。加之人體自身的消化、分解與解毒作用,談農殘色變就是一個顯然是對茶葉的嚴重誤解。

?

來源:云南普洱茶文化,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上一頁:這七種狀況,多喝茶

下一頁:品牌力量獲權威認證:味獨珍躋身2025中國茶企業(yè)品牌百強榜

相關閱讀

茶友網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