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壺、仿老壺的重災泛濫區(qū)!看看你手里有沒有!

假壺、仿老壺的重災泛濫區(qū)!看看你手里有沒有!

11閱讀 2018-11-07 02:22 茶具

 

在之前的文章中,其實給大家介紹過如何去看老壺,并且對老壺的特點做了分析,但是最近還是有壺友私信來問,那么,今天我們就再來聊聊。首先來講壺

假壺、仿老壺的幾個重點的款,大家都可以留心一下:時大彬、陳鳴遠、孟臣、陳曼生、顧景舟、蔣蓉、周桂珍等等。

大家要知道,這些人之所以可以成為紫砂有數的大師,其一定是工藝、技法非常精湛的,所以看到壺流把比例都不對、做工粗糙不堪的,都不用看底款,一定是假的。

注:所謂老壺做工不好的,那都是粗貨,細貨精品皆是做工上佳的精品紫砂器。

其次,老壺一般都是養(yǎng)過的,自然養(yǎng)出的包漿,絕不是那種又黑又臟的表現,那種多是用皮鞋油等擦拭涂抹,造成有老味的假象。

這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拙劣的手法,但是很多壺友還是會上當,主要是對此要有正確的認識。

 

 

▲假時大彬款

 

接著就是我們上次介紹過的看底款了,時大彬的如果是印章款,那么必定是假,時大彬竹刀刻寫底款,沒有印章款。

 

陳鳴遠如果壺身刻字拙劣,那么也是假的,陳鳴遠的刻繪以書法健雅著稱。

 

▲假陳鳴遠款

 

如果是孟臣,那就也很有意思了,孟臣是明末清初一個做朱泥壺的高手,后世有的也多用他的款,成為了以一種名稱,這個壺的判斷要多方面了,這個點我們下次展開。

 

▲真曼生壺款

 

陳曼生文人壺的話,大家要了解大多是阿曼陀室的款,沒有所謂陳曼生的款,這個大家要注意。

 

▲仿周桂珍款

 

顧景舟、周桂珍這類的常見的徒工班、特藝班的底款,多是造假的,而顧景舟的款,則大小型制細節(jié)要多方面了解。

接著來講收藏

其實壺友們所謂家里翻出來一把老壺,或者說非常有價值的老壺,是非常難的,這里可以和大家分析一下。

 

▲時大彬真跡

 

從明至今數百年,紫砂是不經磕碰的,容易壞,如今很多的老壺都是殘器,更別是有價值的名家作品且保存品相完好。

 

▲曼生壺真跡

 

這些老壺或是墓中出土,或是傳遞有序的藏器,即便是后者,經歷十年浩劫后還剩下多少呢?

 

收藏是閑情雅趣、是投資,而不是所謂的撿漏,若是想著翻到一把老壺就發(fā)財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蛋包壺
雪華壺
掇只壺 魚罩壺
秦權壺
線圓壺
美人肩
合歡壺
鳴遠四方
魚化龍 石瓢壺
井欄壺
西施壺 鐘德壺 曼生十八式 笑櫻壺 唐羽壺
漢棠石瓢
匏尊壺
周盤壺 潘壺 葫蘆壺 柱礎壺 葵仿古壺 供春壺 虛扁壺 上橋新壺

上一頁:學會喝茶,勝過吃藥

下一頁:流通性較高的普洱茶5大知名品牌,大益之后,誰排第二?

相關閱讀

茶友網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